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唱响厚德载物”》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唱响厚德载物”》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唱响厚德载物”15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立着,却没有靠着”,这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
要求:标题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自强不息,唱响厚德载物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站立着,却没有靠着”,告诉我们:独立自主,才能形成独立人格,独立自主,才是人生的真谛。正如梅不依靠温室的呵护,方成就傲对霜雪的传奇;玉石不依靠泥沙的掩蔽,方成就价值连城的美玉;人只有发挥自己的力量,才能坚韧成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古训提示人们自强自立,方能为坚强的人。
自强自立,实现为人的尊严。大凡成大器者,都是从自立自强,维护尊严开始做起。宋代大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叙述了自己从小艰辛的求学之路、衣食吃住、学习资料等严重不足,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位学问和官位的大家。而季羡林在成为大师前,踏上了求学之路,家境的贫寒使他不得不寄人篱下。他没有选择混个饭碗,而是靠自己勤工俭学,努力地让自己脱离寄居的生活。他用自立的行为,逐渐练就了坚强的性格。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为日后的个性发展和学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季羡林先生在困境中自强自立,终成一代国学大师,走上了登峰造极之路,与他用行动维护尊严不无关系。
自强自立,实现为人的价值。诚然,不同的人的天赋不尽相同,但愚笨绝不是懒惰的借笑看口和理由。依靠父母的血汗,依靠他人的怜悯,终日啃食社会的劳动成果,这样的苟延残喘与行尸走肉有何区别?这样的人不会有成就感,而会在老去时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或许还会因一生无为而羞耻无奈。无臂青年刘伟,在高度残疾的情况下,本着庸庸碌碌的活,毋宁死的自尊心,不用别人可怜,要自己独自面对人生。发誓用双脚演奏钢的琴,磨练,再磨练,他终于用双脚演奏出精美的音乐,自立自强,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可见,自强之人才会笑看人生,活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因为他展示了人生意义和价值。
自强自立,需要颗勇敢的心。拐棍拄得久了,自然是不好放下。但这时只有勇敢面对,才能破茧成蝶,迎来属于自己的缤纷人生。比尔盖茨在看到计算机的希望时,便做好了面对风险的准备。正在上大学的他中途退学,不准备依靠学位,不准备依靠家境,而是勇敢地做出了常人不敢做出决定:独自创业。为了当时拥有时髦的车载电话,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为了证明不是博士生也能干出一大业,他勇敢地挑战世俗、挑战自己,挑战科学,终于打造了微软帝国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整个时代。
既然选择了自强自立,就要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要知道,耕耘不辍才会有梦想开花的一天。就像马可 雅各布,作为LV的设计师之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公司;就像史铁生站在汹涌的人生道路中,始终没有放弃呐喊,就像舒婷《致橡树》中说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自立于群体。
自强自立,是时代的呼唤,是靠自强不息的人们来撑起继续发展的中国梦。寻梦,就要唱响志摩先生《再别康桥》的歌:“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新时代的号角,是中国挣脱依赖,改革开放最唱响的嘹亮口号。每个人都需要从自身做起,用勇敢与坚韧做一个独立自强的中国人,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修改与点评】1.本文题目《自强不息,唱响厚德载物》浸透着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自立自强才能做出成就。接着用排比句拓展内涵。2.本文以六段式的结构,组织文章。开篇引题,提出中心;中间三段运用并列式,例举事例论证观点;结尾两段在此基础上,展开充分地论证,恰当引用诗歌,证明观点有力量。3.结尾处唱响自主自强的中国梦序曲,昂扬向上。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高考作文预测
本文分享地址:《2015年高考作文题预测:“唱响厚德载物”15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OkMAnwD3D1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