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15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篇一: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才构成我们六五班这个大集体!
我和同学们在一起生活了6年了,彼此之间都有感情了,所以我们同学都养成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好习惯了。
有一回,数学小测验,我竟然没有带笔,这可急死我了,眼看这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还是一个字也没写。这时我的同桌看到我的样子,便问我咋回事?我说:我没有带铅笔。我的同桌听了立刻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支铅笔,我以为他要把铅笔拿给我,但是他没有把铅笔给我,而是把他手上的自动铅笔给了我,我说:我用铅笔就行了。可同桌就是不把铅笔给我,他说:同学之间就是应该互相帮助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一次,我们班做小报,我们组获得三等奖,后来发奖品,我站最后,结果少了一份奖品,因此我没有得到奖品。于是老师说再买一份奖品给我,我听后正准被往回走,这时王俊杰把奖品给了我,我十分感动。
正是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这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才构成我们六五班这个大集体!
【篇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同学”,是一缕温暖的阳光。还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学习生活,我们班有四十二名同学。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唱歌,一起画画,一起游戏,一起……和睦相处。可是令我觉得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和欧阳诗妍友好相处的一件事情。
记得那是三(8)班美术课上,老师上节课说要带一支勾线笔,可是我打开文具盒一看,啊!一支勾线笔都没带到,我该怎么办呢?我看看坐在我旁边的欧阳诗妍,问她:“欧阳诗妍,你带了几只勾线笔?”
“三支。”欧阳诗妍说。
“那你可以借我一支吗?”我求着欧阳诗妍说,“借我一支嘛。”
“好吧!”
当时我的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可是一当我借到的时候,我顿时感到了一阵轻松。
在上课的时候,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可以听到老师的声音和笔在画纸上沙沙沙的声音。
我用她的笔勾画了一幅小蚂蚁搬家的一幅画,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没有了这只笔,我什么也画不成。我应该感谢欧阳诗妍,没有了她的帮助,我都不知如何是好!
从这一件事后,我明白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生活在这个大集体中,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温暖和幸福。世界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温暖、更加幸福!
【篇三: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储存在同学之间的,是友谊;徘徊在同学之间的,是友谊;倾注在同学之间的,是友谊。爱是分享,体会感恩。爱滋养心灵,爱孕育快乐,爱善解人意,爱也是责任。两年前我一无所知,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收获了很多知识,这是爱的果实。三年级了,在这熟悉的环境里,我继续吸取新知识。老师让我当学习委员,是对我爱的信任。做好学习的榜样,与全班同学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前进。带着感恩的心去爱老师、爱同学、爱学习、爱劳动、爱家人、快乐就会无处不在。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我来到学校,打开书包,突然发现我没有带文具盒,心里一下子慌了起来:没有学习工具,让我怎么学习,怎么写字啊!这时,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让我们写3号本,全班同学都低头写了,惟独我,在那里傻傻地看着本子,一个字也写不了。我正在发愁,旁边的王伟安问我:“你为什么不写啊?”我告诉他我没有带文具盒。王伟安热情地对我说:“用我的吧!”说着,从文具盒里拿出了一支铅笔:“给你,快写吧!”我道了谢,赶快写了起来。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从中深深体会到接受别人的帮助心里会有多么地温暖。也许,在你看来微不足道的一点帮助,就会给对方带来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在学习上,我也会耐心地帮助他。有时一道数学题要给他讲好几次,他才明白,然后我与他比赛再做些同类的题,好让他更加清楚。语文方面他如遇到不会的字,我会陪他一起来认,然后再把字编成儿歌或字谜让他来猜。如遇到要背的课文,我会第一时间督促他背,不熟的地方我陪他一起朗读,直到熟悉为止。
当我帮助别人时,别人的心里会感到温暖,而别人帮助我时,我的心中也同样会感到安慰。帮助与被帮助同样会得到快乐。互相帮助是我们人类的美德,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这一美德发扬光大。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相关文章: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同学
本文分享地址:《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作文15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ANUnwD0j2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