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动物的启示作文》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动物的启示作文》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4篇动物的启示作文15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小小的动物给过我们什么启示呢?一起来看看作文!
篇一:蚂蚁的启示
小小蚂蚁微不足道,我只要轻轻的踩下去它们的生命就消失了。
有一次我和爸妈一起去散步,一走到门口就看见一只小蚂蚁在一块饼干面前转悠着,他在用自己的触角用力地再搬那块饼干,可是那块饼干丝毫不动,他又想了一种办法用“推”可是用力的推了也是丝毫不动最后它用“扛”可是没扛一会坚持不了了它又再次放下饼干,那只小蚂蚁虽然没走但我可以看出它非常伤心,好像在想什么办法渐渐的就消失了,我知道这肯定没戏看了正当我要起来的时候就看见那只小蚂蚁率领着大队部来了,排成一列队伍,气势凶猛。在那只小蚂蚁的指挥下,顺利的把那块饼干扛了起来,渐渐的就消失在了草坪上。
这就是蚂蚁给我的启示,心往一块想,力往一处使,就可以凝固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篇二:蚂蚁给我的启示
蚂蚁是一种小到不起眼的昆虫,但它们的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团队精神。
为什么说得我们学习呢?
因为:“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而一把筷子就不容易折断”。然而人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话,就很容易在困难面前低头,而且很容易被打败。但上如果一群人的话,就不容易被问题难倒,这个团体也很坚强,也不容易被打败。
有一次,我在看蚂蚁搬运食物时,看到有一群蚂蚁在一起搬运一个吃剩的苹果,这个苹果比它们大得多,它们齐心协力,把终于把食物搬到洞里,这一幕令我十分感动,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这小小的蚂蚁都能这么团结,但为什么我们聪明的人都不懂得合作呢?
大家也要像蚂蚁一样,碰到困难就要寻找他人帮忙,就像蚂蚁一样,碰到自己搬不动的食物,就会寻找 更多的帮手,并不会逞强。
蚂蚁给我的启示是:“大家要懂得团结,合作,而且要学习蚂蚁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就是不轻易放弃眼前的食物,绝不会像我们人一样碰到点小问题就半途而废。
蚂蚁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篇三:苍蝇的启示
人们通过鲨鱼发明了泳衣;人们通过飞鼠发明了降落伞;人们通过鸟发明了飞机。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阳光明媚的一天,妈妈买了一些新鲜的鱼回来,妈妈又把鱼的肚子洗干净,就把鱼拿到阳台上晒了起来。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一些苍蝇飞了到来,我走近些又看了看,又发现我用手赶它们怎么也赶不走,苍蝇就是盯着鱼不放,我又把鱼搬到楼下,想:这次苍蝇肯定不会再来了。想不到的是,苍蝇居然跟着我一起走下了楼梯。我就不明白了,苍蝇为什么盯着鱼不放呢?
我把鱼往旁边一放,就自己兴冲冲的跑上楼梯查资料去了,我在电脑一查才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苍蝇为什么一直盯着鱼不放了,原来呀!苍蝇对香的东西特别敏锐,有助于我们追踪。
我就想:如果能用苍蝇做一个苍蝇追踪器的话,那该多好啊!有助于警察捉小偷等事。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一定能够发明出来的。
篇四:蜘蛛的秘密
有的同学爱唱歌,有的同学爱跳舞,可我却爱观察。这不,我又发现了蜘蛛的秘密哦!
星期六,我去爷爷、奶奶家玩、突然我看到楼栋的墙角里有一张大大的蜘蛛网,那张网就像一个八卦图,漂亮极了。蜘蛛网上还有一只大蜘蛛,一动不动的在哪里懒洋洋的睡觉。我顿时来了兴趣,拿起奶奶的放大镜便去观察蜘蛛了。
这只蜘蛛静静地趴在网上,一动不动,就像”死了“一样。不一会儿,一只大苍蝇慢吞吞地飞了过来,丝毫没有搭理那只”死“蜘蛛。直到那只苍蝇撞到了网上时,它才回过神来,拼命地在蛛网上挣扎,可是它被粘住了,没有办法逃脱,那只蜘蛛则飞快的爬到苍蝇面前,把它缠绕起来,慢慢的把它吃掉了。看完之后,我百思不得其解,猎物能被蛛网粘住,可蜘蛛自己怎么不会被蛛网粘住呢?于是我决定问一下爸爸。
爸爸告诉我,蜘蛛的嘴里能分泌出一种液体,把它涂在蜘蛛的脚下,蜘蛛就不会被粘着了。而且,蜘蛛的蛛丝粘性极强,也十分结实,如果用手腕那么粗的蛛丝做一个蛛网,看肯定能拦下一架客机呢!
我想发明一套特工专用的手套和鞋子,因为这套装备能随时随地的发射蛛网,这样特工们做任务时就能像蜘蛛侠一样飞檐走壁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一定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呢!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启示
本文分享地址:《4篇动物的启示作文15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ANAnwD1j4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