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小学生关于献爱心的作文》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小学生关于献爱心的作文》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小学生关于献爱心的作文15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篇一:献爱心
周五我坐公共汽车回家,车开出一站以后,上来了一位年迈的走路颤巍巍的老奶奶。她看到已经没有坐位了,站在了我的身边。
“有没有人给这位老奶奶让个座呀?”一位站着的中年男子高声说。我坐在他旁边,耳朵差一点儿就被震聋了。可是车上一片沉默,似乎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木头人。我犹豫着:要不要给这位老人让座?让了,我就要站一路;如果不让,万一刹车,老奶奶摔倒了怎么办?
老奶奶左顾右盼,眼神黯淡了下来。看到老奶奶失望的表情,我猛地站了起来:“奶奶您坐我这吧!”我的声音太响亮了,所有人的眼睛刷地看向了我,我的脸不由腾起一片羞涩。我轻轻拉住老奶奶的手,把她扶到我的座位上。那位老奶奶露出了微笑,售票员和围观的人群用赞许的眼光注视着我。“您扶好了,千万别摔着。”我叮嘱老奶奶。“来,孩子,过来和我一起坐。”老奶奶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对我说。“不用了,我身体好,站着就行。”老奶奶拉着我的手,喃喃自语到:这孩子真懂事啊!
老人的话让我羞愧不已,此时,我心里好开心,助人为乐的快乐在我心中弥漫着……
篇二:献爱心
今天,我们全家和老朋友约好一起去孤儿院献爱心。这些孤儿们有的是被狠心的父母抛弃的,有的是父母都死了的,他们非常可怜。我们买了很多好吃的,带上了我们的旧衣服,向孤儿院进发。一进孤儿院,我们就迫不及待的走进他们。这时,有几个孤儿出来了,我偷偷瞄了他们一眼,觉得他们的表情有点奇怪,但是他们对我很友好,我们还看见一个很小很小的宝宝,才三个月大,红红的嘴巴,大大的眼睛,稀疏的头发,长得很可爱,他这么小就有心脏病,被父母抛弃了……孤儿院非常干净整洁,住的房子也比较结实,政府拿出钱来,给他们安了一个“家”。孤儿院的领导告诉我们,每年都有很多好心人来资助他们,看望他们给他们送来好吃的好喝的,几个孤儿和一个妈妈带着的,组成一个新家庭,在这里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
出了孤儿院,我想:以后要多资助孤儿,送他们快乐和幸福,让他们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我们有亲爱的爸爸妈妈,和他们的生活比起来,我们的生活不知比他们好多少倍。最后,我告诉大家,一定要珍惜你现在的生活。
篇三:献爱心
昨天中午间操那节课,校长召集全校师生到操场开会,校长说,凌和小学四年一班的小学生曹美莲得了贫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血病)2012年他的父亲变卖所有家当买了38万初次治愈,可是在2013年病情再次复发,需要骨髓移植,骨髓配型已经找到可是手术费用达到60万元,他的父亲再也无力支付这么高额的费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伸出援手救救这个孩子,明天中午在这节课我们举行捐款仪式,无论能力大小,捐款多少,都是一份爱心。’校长的话讲完了,我想,‘凌河小学的学生也是凌源的,我要进最后一份的努力救救她。晚上我回到家,跟妈妈说了捐款的事,妈妈给了我5元钱,我感觉有点少,毕竟班里的同学都说捐20,30的。第二天,捐款仪式开始了,由大队长讲话先是老师和校长捐,他们一人捐了100元,接下来轮到我们了,我拿着5元钱放在捐款发送
箱里,我发现他们都是捐5元。捐款仪式结束了,我和其他几个学生把捐款箱拿到了办公室,数钱,一共是1815元,这些钱虽然不算多,但也是我们全校师生一片心意。祝愿曹美莲同学早日康复。
篇四:献爱心
今天下午,我们全校师生为武功乡三年级的一位得白血病的同学捐款。
捐款活动开始了,曹老师捧着一个上面画有一颗爱心的小箱子走上台。她说:“同学们,和我们同市的一位名叫费永收的同学得了白血病,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来为他献出一份爱心吧!”话音刚落,我们就井然有序地走上台,我捐了五元,郑梦蝶捐了五元,就连家里只靠爸爸卖豆腐的郑惠南也捐了五元。我对郑惠南说:“你妈妈左手残疾,弟弟才几个月。只靠爸爸在外卖豆腐,每月收入只不过三四百块。你咋也捐这么多?”她说:“没关系,对于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要献一份爱心。有可能他们就差这点救命钱,如果我给了他,就等于拉他一把。”真感人。我看着老师从箱子里倒出的钱,心想:这位素不相识的费永收同学一定会战胜病魔的!
我真心希望这位同学能够早日康复,返回快乐的校园!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爱心
本文分享地址:《小学生关于献爱心的作文15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gMknwD2D2T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