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_古代名著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_古代名著读后感

投稿:终极豪情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红楼梦读后感_古代名著读后感》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红楼梦读后感_古代名著读后感》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红楼梦读后感_古代名著读后感作文30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红楼梦》到底写了什么,或者说作者曹雪芹写《红楼梦》到底是要表达什么。这应该是关于《红楼梦》整个区域内最敏感,也是最复杂的一个问题。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红楼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红楼梦》是经学家读其弊,革命家读其衰败,历史家读其宫闱秘史,才子读其缠绵……”那么曹雪芹十年辛苦,研泪成墨到底是想借《红楼梦》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关于这个问题,同样是各执一词,众口难调。最早回答这个问题的是脂砚斋。他曾在《红楼梦》的第一回批语中说道“作者撰此书是为了出脱心中的苦闷”。而后来的护花主人妖希廉却说“《红楼梦》是为了感叹家事的兴衰”。而再后来的太平新人张新之却说“红楼梦”是为了讽刺家庭教育的失败。而到了近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红楼梦》体现的就是西方的“叔本华”理论。“人生是有欲望的,而人的欲望又是不能够完全得到满足的,因而人注定就是痛苦的”

等等,像上面这样各名家的各种不同说法还有很多很多。这里暂不多述。既然这么多人提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说法。那谁说的才是正确的呢?还是说他们说的都是正确的呢?我个人认为他们说的都没错。毕竟《红楼梦》所要表达的道理是用故事来展现的,并没有直接道破。而各读者的眼光不一样,所选的角度也不同。那么他们个人所看出的结果也不会相同。

但是,这些人所说的也仅仅只是他们自己眼中的《红楼梦》而已。他们所认为的《红楼梦》所表达的那种思想并不一定就代表曹雪芹所要表达的思想。毕竟这些人是没有办法和曹雪芹心灵相同的。

说了这么多,话题等于是又回到了原点。还是那个问题,曹雪芹的《红楼梦》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说实在的,我也不能肯定,或者说我也不知道。因为我和那些人一样,都是没有办法和曹雪芹心灵相同的。我在这里只能是向大家提供一点我个人读《红楼梦》的心得,我自己的看法。最多也是能提供一个视角,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关于下面我的说法,大家完全可以不相信。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曾自题一绝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红楼梦》这满纸的荒唐言的背后,隐藏的是他自己的辛酸之泪。既然书中所隐藏的是作者的十年辛酸,那么此书首先也就是在告诉我们,他并不是要向世人讲述一段悲剧的,有情人不能眷属的三角恋爱情故事。因为这样一个小悲剧他值不了几个钱。更不值得作者用十年的辛酸来换。我反而凭此认为,作者借此书所要说出的是一个很严肃的社会和人生问题。以及教人类回应这个问题的方法。同时这个严肃的社会人生问题和其解决方法,是作者从他自己和他整个家族的兴衰之中感悟出来的。所以脂砚斋也会在此诗旁感叹出“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

那么作者所揭示的这个人生问题是什么呢?作者所说的解决方法又是什么呢?先来看第一个问题。人们常说《红楼梦》一书有两条最重要的线索。一个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另一个是“四大家族的由兴盛到衰败”。而这两条线索合起来就是“盛衰聚散,都成梦幻”。而我认为这八个字,就是《红楼梦》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是作者曹雪芹所要揭露的那个严肃的社会人生问题。

《红楼梦》之所以题名叫做“红楼梦”,其实就是在说书中所说的一切分离聚合,荣辱兴衰,都只不过一场梦而已。可能有人会说《红楼梦》作者所起其的名字并不叫做“红楼梦”,而是叫做“石头记”——的确如此,可是我认为作者曹雪芹是不排斥“红楼梦”这个题目的。作者之所以在书中的正文中写上“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这一段文字。也就是作者在告诉我们《石头记》这本书是可以用‘红楼梦’这个名字来代替的。因为‘红楼梦’是可以概括全书的主旨的。

另外,作者正是要告诉我们“生衰聚散,都成梦幻”这一主旨。所以作者才会在书的正文里说出,让我们读者着眼于书中带梦字的地方。也可能这是因为作者想要表达这一主旨。所以脂砚斋才会在书中的批语中感叹道“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常计策也是梦,今作诗也是梦,(指香菱)一并‘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红楼梦’也。余今批评亦在梦中。特为梦中之人作此一大梦也”(第四十八回批语)

既然《红楼梦》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人生如梦”,那是不是和佛家所说的“色空观念”不谋而合呢?我肯定的说,绝不是这样。相反,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不仅不是这样,作者在书中甚至是对儒释道三教含不屑和调侃态度的。要不然书中所写的佛教中人,净虚老尼为什么那样奸诈?妙玉尼姑为什么那么另类。甚至有一点多情呢?写道教中人。为什么张道士,王道士不再观众静心修炼。却偏爱那么多管闲事呢?给宝玉提亲,那是你一个道士应该做的吗?问宝玉‘私事’那是你一个道士的分内之事吗?

写儒家自不必多言,只看宝玉那么反感“四书五经”“读书中举”便可见一斑。另外在儒家理论中最高尚的“武死战,文死谏”,到了宝玉口中便成了“只顾自己图名,而置国,君于不顾了。”所以我认为作者《曹雪芹》所要向世人‘推荐’的恰恰是儒释道之外的又一种新的人生观。而这个新的人生观,就是作者所说那回应“人生如梦”的办法。这种新的人生观我认为就是“情”。

我常读《红楼梦》,其中其中听到别人所问的最多的问题便是“你读《红楼梦》,能在里面看到什么?”。自从懂一点《红楼梦》以来,我的回答就从未改变过:“我在《红楼梦》里经常可以看到,里面有无数条情在交织。”难道不是这样吗?在爱情这一方面自不必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可谓是一段“美丽而又凄惨的千古佳话”,赚去人们多少眼泪。另外薛宝钗明明是对贾宝玉有意。花袭人爱宝玉更是一往情深。还有晴雯,湘云,妙玉和宝玉之间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亲情方面。王夫人的爱子之心可谓是天下慈母之表率。李纨对贾兰,用一句通俗的歌词来说,那就是“我的生命里只有你”。贾政和贾宝玉之间的父子亲情,有人说那是很冷淡的。其实这么说的人,是多么的不合实际。虎毒尚且不食子,哪有不爱自己的儿子的呢?要不然他在打宝玉之时,也不会“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顿时泪如雨下”。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赵姨娘和贾环之间的母子情,那也是真的。只不过赵姨娘作为素质不高的人母,教子,爱子的方法不那么合理罢了。在友情方面。贾宝玉因为秦钟的死,而对元春封贵妃一事不闻不问。却整日为死去的秦钟牵肠挂肚。还有那薛蟠听闻义弟柳湘莲被道士度走,不知所踪之时,不自觉的几次落泪。

等等等等。这都是《红楼梦》里的情,而且这还仅仅是众多‘红楼情’里的小小一部分。 当然,这些情也只是《红楼梦》里的儿女私情,父子亲情,兄弟友情。如果升华到《红楼梦》之外。情也可以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可以是白居易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也可以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等等。

这些《红楼梦》之外的家国情,君臣情是不是曹雪芹所要肯定的我不得而知。但这是我们家庭和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感情。我认为这正是曹雪芹所要肯定的,也是《红楼梦》所要宣扬的。要不然,曹雪芹为什么会把书中最主要的两位主人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考语安排成“情不情”和“情情”呢?“情不情”用周汝昌老先生的话就是“对一切没有感情的人和物,动情”。而‘情情’用脂砚斋的话说就是“不喜非情,不悲亦非情作”。白话就是“悲伤是因为情,高兴也是因为情”。

另外据一些专家的考证,曹雪芹是为‘金陵十二钗’册子里的每一位女子都设有考语的。不是“情什么”,就是“什么情”。虽然由于后半书稿的遗失,我们对此内容不得而知。但凭这些我们应该就能够肯定,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就是肯定情的。

说到这里,可能会给大家产生一个矛盾。那就是,我前边说作者借《红楼梦》是要表达空和梦的。而现在我又说《红楼梦》是要肯定情的。这不是很矛盾吗?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把空和情结合起来,才是《红楼梦》哲学的最伟大之处。下面我来具体分析。

首先,《红楼梦》里所表达的‘人生如梦’思想。说具体一点就是“人生是短暂的,我们的存在只犹如一场短短的梦而已”我们人类在这一场短短的梦中,社会和自然强加给我们的责任和遗憾都是无奈的。我们“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人老去”。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是无可奈何的。和这永恒的宇宙山河比起来,我们人类只有无奈。其实再归结起来,那就是“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

“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这本就是一个令历代哲人都伤感不已的话题。有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到刘夷希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再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最后再到《红楼梦》里的“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只有谁”等等。这里诗人所悲伤的都是“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这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红楼梦》所指出的那个人生命题。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名著

本文分享地址:《红楼梦读后感_古代名著读后感作文30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NENUnwD4DyT1.html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24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