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中考 > 2012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000字)

投稿:江山文学爱好 年级:中考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本文《2012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如果觉得好请推荐给同学们吧~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黑龙江哈尔滨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震悚(sǒn)祈祷(qí)繁花嫩叶(lèn)

  B.痴想(chī)踌躇(chú)一拍即合(jí)

  C.骄奢(shē)伎俩(zhī)合辙押韵(zhé)

  D.荣膺(yīn)枯涸(hé)锐不可当(dà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健忘蓦然举事无双

  B.跋涉摇蓝乐此不疲

  C.忐忑颓唐语无伦次

  D.信服预兆无动于哀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

  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云--桃园三结义(《三国演义》)B.阿廖沙--寄居外婆家(《童年》)

  C.武松--景阳冈打虎(《水浒传》)D.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哈洽会"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B.我们必须提高认真读书的习惯。

  C.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D.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6.(3分)下面情境中,女儿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端午节那天,全家去酒店聚餐。结束后,只喝了一点儿酒的爸爸坚持要自己开车。

  A.爸爸,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你必须做一个守法公民!

  B.爸爸,这个时候警察还在岗,万一被抓呢?别开了!

  C.爸爸,酒后驾车会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你不要命了吗?

  D.爸爸,既然喝酒了,为了大家的安全,就别开车了。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秋风萧瑟,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自己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叩:(2)被:

  9.(4分)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2分)作者是如何解决"无书"、"无师"这两个困难的?阅读第一段,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1)解决"无书"的办法:

  (2)解决"无师"的办法:

  (二)阅读《植物聊天》,回答11~14题(10分)

  植物聊天

  ①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传递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近日,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原来人们眼中那些被动的、只能站在一个地方等待被砍掉或吃掉的植物,也像人类一样,都会构建自己的联络系统。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②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使物质所携带的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这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和人类的网络聊天十分相似,因此科学家形象地称之为"植物聊天"。但是让人们好奇的是,植物们在这个聊天网络里都聊些什么呢?

  ③科研人员发现,一些聪明的植物会在危险迫近的时候通过这个网络传递警告信息,从而有效地减轻植物受侵害的程度,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如果有一株植物被毛虫咬食了,那么在同一个网络中的其他植物都会接到内部的警告信号。在接到警告信号之后,那些还没有被咬食的植物就会进行化学物质防御和机械防御,使自己不易受到侵害。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可见,聊天网络功不可没。

  ④当然,任何事物都可能有利弊两个方面,植物的聊天网络也是如此。就好比计算机网络上流行的病毒,在植物聊天网络中,有些特殊病毒就利用网络进行传播,致使整个网络内的植物都可能被感染。

  ⑤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现在我们才发现,我们身边那些最常见的植物其实早就是网络聊天的高手了。

  (选文有删改)

  11.(2分)文章结尾处说"这项研究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它改变了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请你说说人们对植物的传统认识是什么。

  12.(2分)说说什么是"植物聊天"。

  13.(2分)分别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内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特别是草本植物,例如草莓、芦苇或是羊角芹都能自发地构建这种系统。()

  (2)此时,毛虫就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无计可施了。()

  14.(4分)阅读全文,请写出植物聊天网络的"利"与"弊"。

  利:

  弊:

  (三)阅读《母亲的心》,回答15~19题(15分)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l5.(3分)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方框中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l6.(3分)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l7.(3分)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18.(4分)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l9.(2分)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文章标签:中考作文指导 中考题库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Copyright©2013-2019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

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让写作更轻松!
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