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历史典故 > 刘蓍遗簪的历史典故

刘蓍遗簪的历史典故

投稿:生命翱翔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刘蓍遗簪的历史典故》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刘蓍遗簪的历史典故》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刘蓍遗簪的历史典故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刘蓍遗簪:讲述孔子和学生遇见一个女子将头上一根蓍草簪子丢失了,十分伤心难舍的故事。后来,用来形容怀念故人,不忘旧情。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刘蓍遗簪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刘蓍遗簪

典出《韩诗外传》。

春秋时,孔子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一天,他们路过一个名叫少源的地方,看到有不少人正在割蓍草。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的直立草本植物,也是一种药材,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疼痛及毒蛇咬伤;妇女们用蓍草制作蓍簪,用作装饰。

在一条宽宽的河边,他们看到一个割蓍草的女子正神色黯然地哭泣,而且哭得十分伤心。孔子听到了,不由十分奇怪,停下来对随行的学生说:

“这女子哭得太伤心了,你们谁上前去问她一下为什么哭?”一个学生听了,便上前询问说:“姑娘,什么事使你哭得这样伤心?”

那女人见有人询问,擦了擦眼泪,抬头回答:“我刚才割蓍草时,不小心把头上一根蓍草簪子丢失了,因此伤心得哭了起来。”

那名弟子回去向孔子说了,孔子旁边另外几个弟子都纷纷议论说:

“原来是丢失了一根蓍草簪子,我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呢!”

“为这么一点小事竟哭得这样伤心,太不值得了!”

另一名弟子上前安慰她说:“姑娘,你割了这么多蓍草,不过丢了一根蓍草簪子,就别再哭了,回家再做一根不就好了。”

那姑娘说:“这根蓍草簪子,是我丈夫做了送给我的,我已戴了很多时候。我自己再做一根新的,又怎能替代得了呢?”

孔子听了,对弟子们说:“她哭得很有道理。有些事情,仅仅从表象上看,是不能辨别出本意的呀!”

后来,“刘蓍遗簪”这一典故,用来形容怀念故人,不忘旧情。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历史典故

本文分享地址:《刘蓍遗簪的历史典故》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UNMnwD0D5z1.html

0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没有匹配到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3-2024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