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二分对照”作文结构模式训练》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二分对照”作文结构模式训练》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二分对照”作文结构模式训练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二分对照”作文结构模式训练
【训练目标】
1.了解和熟悉议论文“二分对照”基本结构模式的特点与写作要求。
2.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二分对照”式进行构思与写作。
【例文引路】2013年高考四川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
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3年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
淡妆浓抹总相宜
音乐有高音与低音之分,高音高亢激昂能沸腾人的血液,低音低沉婉转能揉碎人的心肠,这样高音、低音相应相和此起彼伏,方显音乐抑扬之美。
人生亦是如此。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快慢相间,高低起伏,方能体验人生百态。
[开篇先概述高低音构成音乐美的特点,简明、合理;再以“人生亦是如此”类比过渡,引出论点,自然、明确、辩证。概述和论点,都包含相对照的两个方面内容,既符合题中“平衡”的内涵,又照应标题的“淡妆浓抹”。]
彼得·巴菲特追寻的便是一种“浓抹”的生活。他是美国知名音乐人,而他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身份——“股神”沃尔·巴菲特的小儿子。按2011年福布斯全球排行榜上的排名,沃尔·巴菲特以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彼得本可以吃喝玩不愁,平淡安适地过一辈子,然而他却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打拼,过上刺激又充满色彩的生活。
2011年3月,彼得带着他的新书《做你自己》中文版巡游中国。他的父亲在书上给他写了这样的序言:彼得的人生全凭他自己打造,他衡量成功的标准不是财富或荣耀,而是他对这广阔世界的贡献。我和彼得持有相同的观点,即这个世界并不亏欠你,而你应当尽自己最大限度的努力为这个世界做些事情。
彼得“浓抹”的生活富有激情,并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体现。
[紧扣论点,从生活中“快”“高”的角度论述,以“彼得·巴菲特追寻的便是一种‘浓抹’的生活”领起,概要叙述了彼得·巴菲特全靠自己打拼体现人生价值的事迹,最后小结得出结论。事例典型,层次清晰。]
而沈从文老先生喜欢的是“淡妆”的生活。他在波涛滚滚的沱江边上写下了对张兆和女士的爱意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河面上泊着一叶孤舟,只只白鹭停在上面,仿佛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如他的心情。
“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我想和你一同在船里,从船口望那一点紫色的小山。”字字如明玉,心心念念。
沈先生渴望与爱人平平淡淡、从从容容地走完长长的人生路。不求大喜大悲,不求跌宕起伏。他“淡妆”般的生活让人心生向往又温暖一世。
[再扣论点,以“而”转折,从生活中“慢”“低”的角度论述,同样,以“沈从文老先生喜欢的是‘淡妆’的生活”领起,概述沈从文先生追求平淡、从容人生的事迹,并进行分析小结。事例典型,层次清晰,与前文形成明显的对照,很有说服力。]
这两种生活方式正如音乐的高低之分。
一曲是《十面埋伏》。
一曲是《渔樵问答》。
淡妆浓抹总相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而我更钟爱两者相结合,时而安适,时而紧张,犹如古筝曲《高山流水》一般,漫漫人生路,体验酸甜苦辣。
[结尾部分,先借用音乐比喻,对相对的两层论述部分进行总结;然后紧扣题目议论,表达并强调“淡妆浓抹”两种生活结合更加美好的观点,突出了全文观点,并照应了开篇。]
?[总评:这是一篇规范而有特点的议论文。文章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以富含生活哲理的诗句立意并作标题,突出文章的文化意趣。然后按照“总(引论)—分(本论)—总(结论)”的结构框架展开,显得规范有序。然而具体展开论述中又突出鲜明特点。开篇,由音乐而人生,破题明意,既富有辩证哲理味,又形象生动而显文化底蕴。本论部分作者别开生面,紧扣立意,从相对的两个方面确立分论点,观点新颖别致:富有激情的“浓抹”生活是成功的生活,平淡从容的“淡妆”生活也是幸福的生活。运用实例论证方法,一外一中,一音乐一文学,选例典型,分析辩证,既紧扣命题材料中的“平衡”“生活”,又照应标题“淡妆浓抹总相宜”。结论部分进行综合概括:不论是富有激情的“浓抹”生活,还是平淡从容的“淡妆”生活,都可喜可贵,深化了论述中心,并且在表达上以音乐为喻,首尾照应,文题呼应。可以说,全文既论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又章法严密,辩证深刻,前后照应,对我们写好议论文有很好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技法解说】
写作议论文时,我们面对的议论对象和议论内容,常常涉及辩证对立或相对照的两个方面,常须要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或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分析。上面这篇高考作文给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把这样的论述思路称为“二分对照,辩证分析”结构思路。这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一种论述思路。
一、“二分对照”式的基本思路
“二分对照”式是在“总—分—总”的框架内灵活展开的一种辩证论述结构。
引论段:首先阐释概念,或概述现象、问题,或引用名言,然后分析过渡,引出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与常规议论文开篇不同的是:阐释、概述、引用的内容与引出的观点或论题,都要体现或包含相对照的两个方面。
论述段(本论段):从相对照的两个方面确立分论点;然后围绕分论点选择论据展开论述。确立分论点有两种方式:正反对比,对照比较。论述方式:叙议结合(夹叙夹议),概述论据材料+分析议论。每一方面的结构层次:领起句(分论点,角度概括句,内容中心句)+论据展开+终结句(分析归纳)。
结论段:对论述部分两个方面的观点与内容进行辩证分析与概括,进一步强调中心论点,提出希望与建议,结构上照应开篇。
“辩证分析”是论述表达上的要求:一是辩证地确立论点和分论点,并且辩证地展开论证;二是引出中心论点、分论点,运用论据展开论证,都要强调分析议论,尤其是事实论据前后,引用名言警句之后,要进行分析议论。分析议论中,既要注意辩证,防止绝对化说法,又要体现中心,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二分对照”式的灵活运用
运用“二分对照”式不能机械,应当在参照论述展开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根据论述内容作灵活变化。
1.结构方式活用。
①“二分对照”与“分总”结构相结合:论述主体部分分三大层次,按“二分”要求进行两个方面的论述,然后抓住两个方面的关系进行总的论述。
②“二分对照”不是单纯的分两大部分,而是对两方面内容展开交叉论述,即每一层的论述都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2.论证方法活用。
①事实对照:通过一正一反两个事例的对比,揭示出深刻的主题。这种事例的对比,可以是古今的对比,可以是两个人或两种事物的对比,也可以是一个人或事物本身不同阶段的对比。
②假设对照:在列举事例后,从反面或正面提出与事实材料相反或相对的假设,并引申出与列举事实截然不同的结论,从而在客观事实与假设结论的正反、优劣、是非等对照中,揭示观点的正确性。
三、运用“二分对照”式注意点
第一,作文命题或命题材料中包含相对照的两个方面内容或观点,适宜于运用“二分对照”式写作。
第二,引出中心论点的材料与中心论点都要包含相对的两个方面。
第三,对概念、观点作辩证分析,但要有明显的倾向性,全文论述要明确自己的主张与倾向性。第四,对相对的两个分论点分别进行论述时,论据要充分,提倡既有典型论据,又有一般性概括,尽量运用完全段展开论述。
【实践体验】2012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下面是一篇2012年高考江西卷优秀作文,请从“二分对照,辩证分析”的角度对文章作点评与总评。
知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经常想想自己拥有什么,这就是知足;而常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这又是不知足、不满足,不知足、不满足就会去进取、追求。人生就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何以言之?
点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抓住命题材料中“相对”的两句话进行分析,引出“知足”与“不知足”两个相对的概念。然后引出全文观点,观点中明显包含相对的两个方面。并以设问引向下文论述。]
知足是针对物质享受、生活待遇等方面而言的,是针对名利、私欲等方面而言的。而不满足则是针对理想、事业,精神境界、人格品位等方面而言的。人生这两方面的知足和不满足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点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体阐释并辩证分析“知足”与“不知足”,指出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论点。]
先说说知足吧。人要知足,才会快乐、幸福。社会之大,财富多寡是不可能均等的。任何社会均有贫富差别,不可能人人生而一样。如果一个人,他老是去往高处看,往上面去比,他必然产生烦恼,产生痛苦,他会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别人大鱼大肉,他只能粗茶淡饭;别人锦衣绣缎,他只能粗布短袄;别人宝马香车,他只能徒步而行……攀比是痛苦的根源,欲望是人生的大敌。
不去攀比,去除欲望,在生活方面,在名利方面,淡定从容,清心寡欲,你才会感到天高云淡、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知足,而且只有知足才能给你带来快乐、幸福。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穷人往往快乐,富人却常常痛苦。为何?就是因为穷人容易知足,而富人很难知足。
点评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先从“知足”角度确立分论点:人要知足,才会快乐、幸福。接着联系现实生活现象与人们心理,采用“对照”的方法,阐述“不知足”会带来痛苦,“知足”会带来幸福的道理。层次清晰,论述辩证。]
再说说不满足或进取吧。人,毕竟是高等动物,除了吃穿住行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外,毕竟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事业、理想、人格修养、精神境界等等。在这些方面,要永远地不满足,要永远地追求、进取。
人称“数学鬼才”的刘路从小就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爱好数学,钻研数学,但又不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他一如既往,矢志不移地追求、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最终有所获——破解了“西塔潘猜想”——震惊世界,一举成名。他说他还要走得更远。
上演“草根传奇”的林书豪,开始只是个“板凳球员”,是他的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永不言弃的坚持精神,打开了他通往“罗马”的大门。林书豪的追求、坚持几乎达到了极限,像他这样怀揣NBA梦想,不停辗转各球队试训,哪怕只为一个板凳上的末席名额的球员,在美国大有人在,其中绝大多数人都失败了,可林书豪没有满足,没有停步,他最终成功了。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风雨,都永不满足,要去取得更好的战绩。
点评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再从“不知足”角度确立分论点:人要永远地不满足,要永远地追求、进取。接着连举两个典型事例,生动有力地论述“在事业、理想、人格修养、精神境界等方面永远不满足”的道理。论述充分,说服力强。]
人生亦如此,一方面要知足,知足才能常乐,知足才有幸福;一方面又要不满足,不满足才会去追求、进取,才能抵达人生中的一个个风景如画的高地。
点评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结论段针对上文两个方面的论述进行总结,含有强调与愿望两层含意。再次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人生既要“知足”又要“不知足”的重要意义,辩证而鲜明;表达愿望,真诚而有感召力。]
总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评:本文紧抓命题材料的相对要点立意,并形成内容相对、表达富有诗意的标题,增加了文化意蕴。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形成“二分对照”的论述思路。开篇由命题材料引出“知足”与“不知足”两个相对的概念,并引出一个包含辩证意味的观点“人生就是行走于这两面之间的,一方面要知足,另外一方面又要不满足”,还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辩证分析,明确了两者的辩证关系。论述主体部分围绕中心观点,从“知足”与“不知足”这两个相对的方面入论,前一点以分析论证和对比论证为主,后一点以举例论证为主;“数学鬼才”刘路的事例和“草根传奇”林书豪的事例非常新颖、生动而典型,颇具说服力。结尾部分进行辩证分析,总结全文,突出中心观点;同时也表达了愿望,强调了中心观点对人生的意义。全文层次清晰,观点辩证,逻辑严谨,说理透彻,语言优美,论述大气,不失为考场佳作。]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高考作文指导
本文分享地址:《“二分对照”作文结构模式训练》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QNknwDzjxz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