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20篇)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
我的家乡是福建,向海而生,四处讨生活的福建人在哪里都有自己的食物家园。走南闯北,涉足海外,依然不改的家乡风俗就是那一碗热腾腾的馄饨。
大街小巷里,放眼望去,有各种各样的小吃店,小挑馄饨的名称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变得有些名不副实,由走街串巷一根挑子到别具风味的小店。慢慢地美食街上的馄饨店都成为了特色小吃店,但店里的吆喝声依然不改曾经的经典。每次回家乡,只要能吃到馄饨,听到那地道的家乡吆喝声我就心满意足了。
馄饨是一种汤食,汤食中的馅儿满足了口感和味觉的需求,而汤流进了我们的胃里,温暖了我们的整个身体。人们常说,福建的馄饨就有那一种鲜美味,在不知不觉间,这也成了我们的地理标签,于是,回家的人,要吃一碗家乡的馄饨也就演化成了家乡的习俗。
记得我第一次吃馄饨还是几年前跟爸爸回家乡,一路上风尘仆仆,回到老家已经是黄昏了,可我们一家人还没吃晚饭,早已是饥肠咕噜了。于是爸爸就带着我们到了一个馄饨店,他说他小时候经常在这吃呢!不知道老店还在不在。但让父亲眼前一亮的是,几十年的老店不仅还在,门帘也越发的威武了。爸爸点了几碗馄饨,几分钟后,馄饨终于上来了,看着冒着热气同时又散发着香气的馄饨,我想起来父亲多次给我形容的家乡美味,就有点期待。
只见馄饨有透明感,似乎古代形容美人的脸,吹弹得破。而且每个都包成精致的蝴蝶状,这就有了一种体型美。我把它吹了几下,放入口中,它滑溜溜的,好像在我的嘴巴里跳舞。当一口咬下,那一口馄饨,一股肉香顿时弥漫了整个口腔,它的馅肉质鲜嫩,口感爽嫩。而馄饨汤是原本单调的面汤,加上配菜和配料,烹煮后,汤和配菜、配料融入到一起,汤就变得更加有味了。滋滋有味吃了个底朝天,那味道,简直幸福感爆棚!在那次之后,我就开始喜欢上了馄饨。
走过很多地方的路,品过很多鲜美的食物,唯独带着家乡味的馄饨,让我回味悠长,长大后慢慢明白,那馄饨里包的不仅是美味,还有家乡的风俗。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2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潜然。”春节是家的呼唤,是对亲人的思念,春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之一。春节是家庭团圆的日子,也是迎接新年的日子。家乡的春节的习俗有吃年夜饭、放烟花、吃饺子、杀猪饭、祭拜祖先。
在过年时让我印象深刻和最期待的就是吃年夜饭,在吃年夜饭的前一天,二叔让我们“点菜”,我们就点了清蒸鱼、小炒肉还有小米渣……在这些菜里清蒸鱼寓思“年年有余”,小米渣寓意“甜甜蜜蜜”……就这样,我们的新年的祝福,吃进了肚子里。
在吃年夜饭前,我们还包了饺子。先把面团和好,同时要等面团发酵的同时再把馅做好,等面团发好,就擀皮,擀好就开始包饺子,最后就把饺子放入锅,煮好后,看起来白白嫩嫩的,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耳朵,仿佛吃了就不怕冷了。饺子闻起来香香的,馅里还有肉味和菜味交杂在一起,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饺子,都让人忍不住吃上一盘才过瘾。
吃完饺子后,我们就去放鞭炮了。我们先放的是烟花,“噼里啪啦”烟花五颜六色,像一朵朵在冬天里盛开的花朵,还放了亮闪闪的仙女棒,看着妹妹和表妹拿着仙女棒,真的好像仙境里的仙女在跳着舞蹈,最后,我们放了鱼雷,点了一颗放在水里,直接把水面炸开了花,我们高兴得拍手叫好。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丰盛的年夜饭,有趣的包饺子,还有开心的放鞭炮……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3
一提到端午,我们就会不自觉的想到一个人DD屈原。
还记得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激励了多少个有梦想的人前进啊!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4
你们了解博白的过年风俗是怎么样的吗?一定不是很了解吧~那好我现在来告诉你吧?
在三十之前,每家每户都要购年货,买新衣服,大人小孩都要买新衣服,因为要穿起些的衣服迎接新年的到来,也就代表新的一年有新变化,小孩长大了一岁。买爆竹,是准备除夕晚上放的咯,表示喜气洋洋,也是迎接新年的一种方式。
准备好各种吃的,喝的,用的之后,房子也不能不准备了。那就是来一次家庭大扫除,这样我们就把旧的不好都扫出去,把“新”迎接进来了!
除夕到了,这是最热闹的一天,家家杀鸡,首先要祭拜祖先,让祖先先吃饱,这也是守孝的一种传统。祭拜完祖先,我们就全家人围着一桌好菜,开始吃年夜饭了。这个时候,不管是多远、多忙的人都要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到了晚上,大家都穿起了新衣服,家家灯火通宵。一过晚上12点,家家都开始比赛放鞭炮,一般不准间断,代表“连连发”。
到了大年初一,初一和除夕有很大的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一打开就看到昨晚的爆竹纸皮,看哪家的爆竹纸皮厚,就说明哪家旺。
大人小孩早上到亲戚家拜访,女人在家里等待各个来拜访的亲戚朋友。来拜访都要带上新年礼,其中必须有“大蒜”和“面条,“大蒜”代表新的一年有新的“打算”,“面条”则代表“有头有面”。
元宵节,家家去看别人表演节目,大街上都是火红的灯,有说,有唱,演杂技,什么的,非常热闹。
小孩们买各种花炮燃放,跑到大街上玩。多么快乐。
这就是我的家乡博白过年的风俗!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6
钱慕远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特殊的风俗,当然,我的家乡也不例外,我的家乡的风俗是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每到这天,牧民们都要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要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一起供奉在敖包前。然后,喇嘛们开始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们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丰收年。
敖包是蒙古语,意义堆子或鼓包。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因为他们认为高大雄伟的山上,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敖包是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脚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祀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们焚香燃灯,颂词念经。
正因为有了各个地区不同的风俗习惯,才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一定要好好传承下来。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7
春节――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是人人都盼望的节日,春节也是合家团聚,共叙美好生活的日子。我天天都盼望春节的到来,终于在无数次焦急等待中把春节给盼来了。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又都长了一岁,我们长得不只是年龄,而且还比往年更加懂事了。
今天是年三十,这是我和妈妈、奶奶、哥哥正在包饺子,我想了一个主意,我说:“我们就把5个饺子包成花生米的,如果谁吃到谁就有好运。”他们都同意了,不一会儿就包完了,过年的饺子是要比一比看哪家的饺子吃得早,妈妈和奶奶去煮饺子,我和爸爸、哥哥忙着放鞭炮,我拿了一个盘圆形状的大鞭炮,把鞭炮铺在院子里像一条迂回的蛇,然会我用打火机点燃,就听到霹雳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响完,我家院子的地上顿时,就像红地毯。这是妈妈把饺子端到了桌子上,我们大家一起吃饺子,到家吃的是有说有笑,都非常高兴,我用筷子夹了一个包子,咬了一口,居然是花生的,不一会吃饱了,我吃了2个花生的,哥哥吃了1个,妈妈吃了1个,我爸爸吃了1个。这时,街道上的鞭炮是如雷灌耳,我和哥哥拿出了10个瑞雪――礼花,我们点燃跑到了一边,他喷出了一个个的雪花他们在空中舞蹈,累了的时候就去抱着大地睡觉去了。我听到天上有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抬头一看,天上长出了一团花朵,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我回到家看20__春节联欢晚会,里面有嘹亮的歌声,目瞪口呆的舞蹈,开怀大笑的小品和二人转。
第二天是除夕,我凌晨3:30就起床了,刚起来就有放鞭炮的,我想大家都起这么早来赶走20__欢迎20__,我也拿出了鞭炮,我说:“这个鞭炮太大了,让哥哥来点吧。”不一会儿我吃了饺子就去拜年了。
20__走了,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20__,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8
新年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新年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姥爷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新年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新年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9
灯火飞翔
朱雨晨
“放飞理想和心愿,美好愿望升高空。”在靖江,元宵节时的夜晚空中是一片繁华。
我站在大门口,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落下来,我扭头就朝屋里喊:“妈妈,天暗下来了!可以放……”
“现在还不行,别急,老实呆着,别瞎跑!”妈妈的声音朝我袭来。
“小雨啊,我告诉你孔明灯的由来吧!据说,五代……”爸爸一副不管我愿不愿意,厚着脸皮讲了起来。
“‘五代’就是公元907~960时,一个名叫莘七娘的人,随着丈夫在福建打仗,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在方架的下方放上可燃烧的松脂,点燃松脂,灯就靠着热气上天了,作为军事联络的信号。还有一个关于诸葛亮的……”
“哇塞~老爸,你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听完老爸的讲述,我不经感到怀疑。
“哈哈!我也是刚刚在百度上搜索的,你刚才要是继续提问,说不定就露馅了。”爸爸摆摆手,手机上的一串大字特别显眼“孔明灯的由来”。
我给了他一个惊天大白眼,便转过身去不再理他。
“呵,两个坑货。”妈妈拿着两个孔明灯向我们走来。“放不放灯了,别杵这儿墨迹。”妈妈绕过我们,向门外走,我一脸兴奋的跟着,“停,我来考考你。”
“?考?行啊。”
“孔明灯的别名叫什么?”妈妈叉着腰,扭头对我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孔明灯又名天灯,文灯,祈天灯,许愿灯。”
我接过孔明灯,轻轻地放在桌上,小心地翻开它,抓住底面,稍微用力往上一拉,孔明灯像瞬间吃饱了,小肚子鼓鼓的。
小火苗“嘶”的冒了出来,照得灯亮堂堂的。孔明灯在黑夜中像一颗颗繁星。
我双手一放,孔明灯慢慢悠悠的,漫步似的飘向夜空中,形成了万家烟火,愿这金色的孔明灯带着我们渐入云霞。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0
红符迎春
蒋欣洋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个靖江的小乡村里,除夕下午,家家伴着鞭炮声,哼着小曲儿,贴起了春联。
先从门口开始贴。爸爸把春联反过来,沿着边缘贴了一圈双面胶,撕开保护膜,用尺子量着距离,把春联平平整整地贴到门口的墙上,连声说着:“快看看,这春联贴的正不正?”贴好后连退几步,欣赏贴好的春联。
移步到门的两边,我把福字贴好双面胶,心里美滋滋的,正准备倒着往大门上按,却在一瞬间,被一双有力的大手迅速拉开。怎么了?爸爸对我说:“门口的福字不可以倒贴!”我仰着头争辩:“明明把福字倒贴,就寓意福到家嘛!”爸爸说:“可是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的,会寓意着把福赶走,别的门上可以倒贴。”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吓得赶紧缩回了手。
“哎呀,不好了!”客厅里奶奶对两张福娃指指点点,“这双面胶怎么贴到正面去了,这可怎么贴啊?”我自作聪明地说:“把男生和女生交换一下位置不就好了。”妈妈说:“这可不行!福娃是男左女右,手对着中间的。”我不作声了,帮着大人们撕掉双面胶,再仔细地把福娃贴到门上。
等我们到楼上,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哦,原来少了窗花。窗花形态各异,上面的图案多式多样。先往窗花上喷些水,再派一个人去楼下看看正不正,妈妈打着手势告诉我们再往上提提。用水贴的窗花不仅美观,撕掉也很方便。窗花摆正后,轻轻用手抹掉气泡,使它吸附到窗户上。几分钟,一排美观的窗花出现了。
贴上春联,春节的脚步又近了。一阵微风拂过,带来春节的喜庆和暖意。春联在家家户户的门上大放溢彩,耀眼夺目。一眨眼,又是新年。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1
说到我家乡过年的民俗,那数最隆重的可谓是过年了,过新年了,也可以算是最忙的时候了,也是最快乐时光了,因为可以玩那些只有过年才有的炮啊什么的,还可以拿红包,自己看着那说厚不厚,说薄不薄的红包,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也有一种奇怪的‘伤感’。
要数最忙的就是过年了。过年的前一两个星期都要准备好过年的必备品――如鞭炮啊,新衣服啊,“祭品”啊,等等所象征过年的东西,都要一一准备好,准备好了以后等到过年了就要去永思堂了。
永思堂?你可能不知道永思堂是什么东西,恩,大概是以前古人为了“祭神”吧?对了蔡氏的人就去蔡氏的永思堂,某氏的人就去某氏的永思堂,反正,只要是百家姓里的一个姓,几乎都有,不过村里有什么姓氏才会建那所属性氏的永思堂,好像早在以前就搞定了这件事。
过年是从除夕开始的,除夕一到,早上就要起来准备好今天要拜的东西,到了中午,就是洗澡时间了,你会发现打开水龙头是没有水的,为什么呢,拜托,这是全村,全镇甚至全区全市大家所‘统一的洗澡时间’,好像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了。接下来,去玩永思堂以后就跟其他地方(国内的……)差不多咯,放鞭炮,穿新衣,贴春联,千篇一律的感觉。
我家乡是这样过年的,你的家乡呢?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2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一起过这个节日。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习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春节有虞舜时期兴起。公元前20__多年的一天,舜既天子之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在我的家乡,有一个这样的传说。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野兽叫“年”,它长得十分狰狞,生性凶残,每到过年的这一天晚上,它都会下山祸害百姓,于是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躲到山上去。一年上山途中遇到一个老人,这个老人是神仙变的,老人问他们原因,人们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人,老人说年它怕红色和巨大的响声。于是人们就在门口贴红色的纸,然后敲锣打鼓,放炮竹,年兽看到了这场景就逃回山上了。虽然年兽从此不再下山祸害百姓了,但人们还是把这一习俗留了下来。在年二十四的那一天,人们就贴对联。
在小年过后人们就开始了过年的准备,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买年货。
最热闹的还属过年的除夕了,吃完年夜饭以后,大人们就围在火炉边聊天,小孩们则在门外开心地放着烟花。人们熬夜守岁,十二点整还要放炮竹。
初一之后,龙灯花鼓就敲了起来了,耍龙的那是家家蹿啊!耍龙的在每一家门前都会耍出不一样的花样,收红包时,有的主家把红包挂在高高的屋梁上,那耍龙的人叠罗汉一样,叠得十分高,最上面那一个人顺手一拿就到手了。到了元宵节,春节就慢慢地结束了,耍龙的也是飞快地从每一家飞奔而过。
我喜欢春节,这个热闹又愉快的日子。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3
春节是团圆的节日,一到春节,在外挣钱的、读书的、远嫁外乡的人都会纷纷回到父母身边团聚。每逢这时候,都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礼物、压岁钱、久别的玩伴儿,都是我们最关心的。家乡的春节那种浓浓的乡土气息,更是让逐渐成年的我回味。
春节那天,节目很多。最早的节目,要数供“祖佬”了。农村人迷信,都想在最早供自家的“祖佬”,我们也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早早叫醒,给“祖佬”叩头,祈求保佑我们平安,考试得高分。其实,这些都是假的,只不过是大人们让我们一起怀念死去的爷爷奶奶吧。
然后的节目便是“过年”了。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早餐,举杯互相祝福。而我们,更是该好好表现了,拿着杯子,“姑姑、叔叔、爷爷奶奶”甜甜地叫着,哄他们高兴了,下一个节目“发压岁钱”,“毛爷爷”则一个个飞来了!
贴春联、穿新衣服,更是我们喜欢的传统节目。选好春联后,大人们总是考我们,春联哪副在左、哪副在右,什么意思,谁家的春联最好?贴好春联,则是给我们换新衣服的时候了。洗完澡,穿上爸爸妈妈奖励我们学习进步的新衣服,嘴上不说,心里那个美啊,真是难以言表!然后小伙伴们一个个拿着鞭炮,比谁的鞭炮最响,当然更少不了比比谁的衣服漂亮!
春节的节目还有好多好多如:包饺子、看春晚、拜年等等,越过越怀念,正如爸爸妈妈们说的,春节,是为我们安排的。真的,比六一儿童节还热闹!
我爱家乡的春节!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4
压祟钱
老街的青石板走过了四千年的光阳,这一段古老的历史让老街变得年味浓浓。大家都开始忙活起来了。
春节临期,我揣着满怀期待的心情来迎接新年新气象,大年三十一早,我一早起来便穿好衣服,抓紧时间洗漱,简单吃了点早饭便出了门,按照我们这儿的规矩,春联应当三十本天贴,挑选好样式,再简单贴一下,但是正门一定要贴。下午便是祭祖了,是借此来怀念逝世的亲人,夜晚大家聚在一起边吃边看,再将灯开上一晚寓意着新的一年前途光明。
鞭炮声伴随着我起床,瞬间感觉新的一年在向我招手,我也将开启红红火火的一年。
我最期待的环节便是压岁包了,每当我一拿到压岁包,那手感似乎像是我手中的一坨金子。在我们这里压岁包一般都是在初一之前小年之后就拿了,一般在这段时间里便会有客人来家里拜访,从而就顺便也把压岁钱给了,通常也都是与父母平辈的亲人来了。大年初一便是去拜访爷爷奶奶或太太这辈的人了,压岁钱的寓意通常用来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得到压岁钱便可以开始平平安安的一年。
每当收到压岁包时我便会偷偷藏起来,只为了不让爸妈收走,每当看到“压岁钱”三个金碧辉煌的三个大字,我的手不由地颤抖,心中暗暗地想着:“等我拿到了,一定要去超市大大地花一笔。”,甚至连购买路线都规划好了,却总是被我爸灭空,然后我便痛失了一年以来唯一存款,每次都会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收起来是为了我好,我们收了别人家的,那别人家有小孩子,按照道理不能欠别人家的,还是得还回去。”
真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家家都有不同的俗。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5
三月三上孤山
宋顾朵
“呼呜呜,”一阵阵清脆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中。一个个吹着泥狗子的小孩子,展现在眼前。
听奶奶说,赶庙会可是个老习俗,在那一天,十里八乡的人都会赶来,既要烧香拜佛,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又要趁着那一天赶集市,买新衣、种子、牲畜和许多的生活的日用品,那一天是人最多的一天,也是卖货郎最集中的一天。今年离庙会还有一段时间,路边街头上的人却早已谈论开了。这是一年当中,靖江最热闹的时候!
终于等到庙会这一天,我和奶奶赶了个早。天还未完全亮,这里竟已成了人的海洋,山上山下人流如潮,很多人买了香烛上山烧香祈福,远远地就能听到寺庙里敲起了洪亮的钟声。烧完香,我们一路跑下山去赶集,这里可热闹了,各种没见过的叫不出的农具,令人眼花缭乱的杂物,还有卖各种小动物的摊铺子,这里玩的东西数不胜数,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两眼放光。
走着走着,我被一阵阵清脆的声音吸引住了,像清晨的鸟儿正在啼叫。转过头来,原来是一群小朋友在吹着泥狗子。这种小泥狗子是一种陶器,是用孤山南坡的观音粉捏成的。它们可是祖传下来的老手艺,我也迫不及待的买了一个,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里。很快,我被套圈吸引住了,套的物品有好多,有毛绒玩具,有石膏做的动物,甚至有活的小动物呢!最好玩的就是套活鸭子,它们像被训练过一样,总在圈圈快要套到它们的时候,脖子一缩,轻而易举地避开了套圈,它们“嘎嘎”地欢叫着,仿佛在向人们炫耀着自己有多厉害。
不知不觉,我和奶奶逛了很久,有点饿了。于是,我们开始享受各种美食,瞧,香甜的季市脆饼,喷香的马桥馄饨,富有嚼劲的靖江猪肉脯,鲜嫩无比的蟹黄汤包……美味佳肴,应有尽有。
在靖江,有一种怀念叫庙会,有一种庙会叫情结。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6
月是故乡明,节是家乡亲,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我的家乡有非常多的春节习俗,如:贴春联,拜年,守岁等等,多的我实在数不清了。
春节最热闹的就要属除夕了。除夕一大早,人们起床后总能听到无数的鹅叫声,这些鹅是人们在腊月二十九买来做年夜饭的。早晨,人们赶着在门口两边贴春联,在门上贴门神,还要把桔子、蒜,绑在一起挂在门顶上,寓意出入平安,大吉大利。接着小孩子们就要开始放鞭炮,鞭炮声仿佛唤醒了新的一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没有一秒是平静的,五点没到,炮声四起,开饭了,在满桌的佳肴中有两种必不可少,其一,年年有余一一鱼,预示着全家富贵吉祥有余。其二,工作勤劳一一芹菜预示着来年工作勤劳,寓意着吉祥。饭桌上我们一家父母兄弟围着坐,我和几个小朋友则刚吃过饭,便冲出去放烟火,而那些一年未见面的大人们倒杯酒互相祝愿着。我们小朋友边点烟花边许愿,点燃一个个烟花,让它们冲上云霄。累了一天的我们,静静地躺在草坪上,看着烟花响彻大江南北,烟花色彩是美丽的,好像来年的日子,美得让人不及顾遐。
饭后家家户户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成了连绵的一片,这一刻过年的气氛也就更浓了。
在家乡,春节是我们最欢乐的节日,腊月三十的年夜饭,正月的拜年等,都像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永远刻画在我的心里。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7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8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形成了一些习俗,流传至今。
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从这天开始,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买芝麻糖祭灶神。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了,如:买对联、买糖果……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圆。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守岁,最重要的是还能收压岁钱。听老人说守岁表示珍惜时间,孩子守岁是为父母祈祷,祈祷父母长命百岁。
大年初一,我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就和爸爸妈妈出去走亲访友去拜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同族人挨家挨户地去拜年。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必须吃饺子、放鞭炮,鞭炮还得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表示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
元宵这天,人们都要吃汤圆,汤圆代表团团圆圆,这可忙了孩子们,吃饱了晚饭就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绚丽的烟花。大街小巷里,烟花声、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各式各样的烟花,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当美丽的烟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19
山可欣
伴随着隆冬的不期而至,年离我们也越来越近了,俗话说:“大人望插田,小孩盼过年。”小孩盼过年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压岁钱收,有烟花爆竹放。
我们这里到了除夕,村里人就纷纷开始包饺子了,那场景很是壮观,往往三五户相邀,将擀好的饺子皮和包好拌好的肉馅搬到一户宽敞人家里,大锅大灶,干柴猛火,一会儿工夫,锅里的一个个饺子都煮得热气腾腾、白白净净、香飘满屋。趁大人们将煮熟的饺子端到桌子上时。小孩子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桌上偷偷的拿几个热腾腾的饺子塞入口中。接下来就有好多人围在一起吃饺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承载着笑容和温暖幸福。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一大早就起床了,跟着哥哥姐姐浩浩荡荡的到各亲戚家去拜年。来到主人家,哥哥姐姐会向主人拜年,并送出礼物和吉祥的话,主人听后露出了笑脸,一个劲儿地夸我们乖,然后从房里拿出一盘零食,各种各样的都有,帮我们装满口袋,临出门前还会让我们再抓点儿在手上吃。
过年时,每家每户都会贴春联,以往老家的春联都是在集市上买的,但是近些年的春联都是我自己写的,都是我的书法班的老师教我们写的。每当红红的大春联贴在大门上时,我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骄傲与自豪!每当邻居们夸赞我写得好时,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还把自己写的春联送给了姑姑、舅舅,他们都很高兴。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习俗。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 篇20
张钰灏
在中国,农历除夕称为大年夜。这一天晚上,全家男女老少都围在餐桌前,一起吃年夜饭。零点钟声一过,便是春节了,一个千家万户喜庆团圆、辞旧迎新的大日子。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奶奶家过的。春节的前几天,妈妈就已经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也是一种习俗“除旧”。我和爸爸则去置办年货。那街上十分热闹,到处都是“中国红”,红灯笼、红春联、红衣服――花花绿绿,到处都充满浓浓的“年味”!
三十一大早,我和爸爸便把那红艳艳的对联贴到了门上。“咦?”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爸爸说那寓意着福到了。妈妈把给奶奶的过年礼物装好,我们就直奔奶奶家。到了奶奶家,一派喜气洋洋,好不热闹!姑姑和妈妈为晚上的年夜饭作准备,我们小孩子就负责吃着零食看电视,好惬意!
玩着玩着,一阵香气把我熏着了!我悄悄跑到厨房,想帮大家先“尝尝”,还没吃到美味,就被妈妈那娴熟的技艺吸引了。天啊,她们俩人哪里是在做饭,简直就是在表演绝活儿!只见妈妈将洗好的韭菜放在案板上,左手把住,右手飞快地切,长短均匀,富有节奏,然后倒进先摊好的金黄的鸡蛋里,一边搅拌一边调味儿;姑姑一只手将擀面杖来回快速地移动,另一只手将面皮不停地转动,一张张圆圆的皮很快就擀好了!不一会儿,一排排元宝一样的饺子就包成了!太好看、太神奇了!
终于,一大桌五颜六色,香气扑鼻的美味年夜饭摆齐了!有又鲜又亮的清蒸鲈鱼,这可是我姑姑的拿手菜;有又香又红的油焖大虾;还有入口即化的美味猪手――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猪手象征着捞钱。全家人有说有笑,伴着窗外隆隆的鞭炮声,欢天喜地。吃饺子的时候,我只顾着好吃,没成想上下牙之间有东西阻挡着!吐出来后,我高兴得快要跳起来!哇!我第一个饺子就吃到硬币了!这也是习俗之一,吃到硬币的人便象征着新一年财运旺旺的!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人们一声声的祝福,不绝于耳。我们都熬着夜跨年“守岁”,这也是家乡的重要习俗,表示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祈求家人们平安吉祥、万事顺遂。
我相信,提到过年,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各有感触。因为,这是我们华夏儿女千年来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也是我家乡的风俗――春节。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分享地址:《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20篇)》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QNYnwD5T4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