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搞
当前位置:作文汇 > 名人故事 > “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

“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

投稿:辽远 时间:1年前 我要投稿

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草原曼巴”王万青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

这是一曲爱的乐章,这是一首奉献的歌。上海大学生王万青扎根基层、倾心服务群众的故事,读完令人无比动容。40多年,王万青默默奉献在玛曲草原这片热土上,为广大干部树起了学习的榜样。

王万青身上,闪烁着无比珍贵的时代精神。他是“生命使者”。40多年来,他用爱心和精湛的医术服务人民,托起了生命的希望。在医疗条件极为简陋的玛曲,在缺医少药的高原藏乡,他全心全意为当地藏族群众看病送药,带来了健康与幸福。他是“团结使者”。视藏族为亲人,把藏乡当故乡,他用真情浇灌出民族团结和谐之花。这一汉族干部与藏族群众水乳交融的“王万青现象”,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提供了新的启示。他是“奉献使者”。从繁华大都市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外面世界如何精彩,王万青始终信念如磐、无怨无悔。在他身上,彰显着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王万青失去了很多。但事实是,王万青收获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他的品德,他的精神,他的境界,就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他用爱心获得的爱戴、用奉献赢得的信赖,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幸福、民族地区的团结与和谐,就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他是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代表着社会的良心,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王万青的事迹告诉我们:人生,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更加绚丽;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更有价值。

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需要千千万万个不怕艰苦、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王万青。愿全省广大干部以王万青为榜样,努力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楷模,成为努力服务人民群众的楷模,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楷模!

一边是长江入海口、繁华大都市,一边是黄河第一弯、苍茫大草原。

时光荏苒,42年不寻常的岁月,上海医科大学毕业生王万青扎根玛曲,为牧区群众祛除病痛,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原曼巴(藏语医生的意思)”。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42年前立下的誓言: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报效祖国!

  响应号召,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在当时卫生部直属的全国5所重点大学之一--上海医科大学完成了6年学业,面临人生第一个抉择。此时,母亲突然被划为地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是牵连全家人抬不起头的一件事。

从“革命小将”一夜间变为“地主子女”,王万青心里无比郁闷。他深信,母亲跟全家人一样热爱祖国、热爱党。为了证明自己报效祖国的决心,在上海出生、长大,从未离开过上海的他,在地图上圈定了两处自认为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向学校提出申请,非这两处地区不去。经过一再争取、一再表明决心,王万青如愿被分配到甘南藏族自治州。

“我是1968年12月26日离开上海的,火车坐了3天2夜、40多个小时,到兰州腿都肿了,然后坐汽车,走了4天,才到甘南。”王万青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刚来甘南时的情景,他戏称,当时高原的汽车都缺氧,爬不动坡,像老牛一样走得很慢。

集中培训半年后,考虑到王万青来自上海,不习惯牧区生活,甘南州委组织部决定让他去甘南条件最好的迭部农区工作。

没想到王万青不领情,跑去找领导,又是写信,又是请命,一定要到最艰苦的地区为群众服务。一路争取下来,他最终来到了玛曲县阿万仓乡卫生院。

4个人,两间破旧的土坯房,最贵的医疗设备是血压计,王万青眼前的卫生院简陋得超出了他的想象。

“我在上海时下过乡,也见过不少基层的卫生院,但从没见过条件这么差的,简直称不上是医疗机构。”说起刚到卫生院时的感受,王万青坦言,心里真的有些凉了,不知道在这样的条件下,自己能干些什么。

语言不通是更大的障碍。当地群众基本都说藏语,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而王万青一口浓郁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连当地汉族干部听起来都很吃力。这可怎么开展工作?

王万青想出一个笨办法,找了一个小本本,把一些看病时常问的话,如“你哪里不舒服?”“哪里受伤了?”“头疼吗?”“咳嗽吗?”等等,逐字逐句用汉语音译成藏语,然后背下来,连说带比划,试着与前来看病的牧民交流。

通过这个笨办法,短短10天时间,王万青就能独立看病了。来卫生院看病的群众基本都是些头疼脑热的小病,这对科班毕业的王万青来说是小菜儿一碟,每每药到病除,大家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王万青多少有些沾沾自喜,然而,没几天,第一次出诊给了王万青一个下马威。

那一天,两位牧民来到卫生院,说有位老人被烧伤,还有一位妇女高烧不退,请求医生出诊。王万青欣然领命。这是王万青第一次骑马出诊。8月的草原,天蓝草绿,景色美得令人心醉。然而没走出多远,意外发生了。王万青骑的马突然受惊,一个蹶子把他摔下马背。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王万青本能地用右手去撑地,结果右手受伤,疼得他满地打滚。同行的牧民吓坏了,连忙扶他起来。

剧痛稍稍缓解之后,王万青挣扎着查看伤情,自我诊断是脱臼。于是,他冷静地指导两位牧民一人牵着伤臂的一头,帮助复位,然后用纱布做成绷带,把右臂吊起来,给自己治疗完毕,继续前行。到了病人家,王万青右手指已麻得不能动弹,他自己给自己扎针、按摩,待恢复知觉后,便给烧伤的老人清创、敷药、打针。随后,又赶到发烧的病人家里,为病人听诊、做皮试、打针,处理完毕,已是深夜。那一夜,他就睡在病人家的帐篷里,疼痛尚能忍受,出师不利的懊恼却令他辗转难眠。

第二天,回到卫生院,王万青的胳膊已经肿得连衣服都脱不下来了,随后一周,肿依然不消。院长担心了,找了一匹阿万仓最老实的马,把他送到县医院,拍片诊断,右臂轻微骨折,关节腔积血。

担心留下后遗症,影响今后工作,王万青请假回到上海,在上海第五中医院找到一位老中医治疗。治疗过程中,王万青发现中医的治疗手法在基层非常适用,于是,他边治病边跟老中医学习。半个月后,王万青养好了伤,带着新学的几招临床实用中医技术,回到了阿万仓。

  娶了藏族妻子,从此扎根草原

第一次意外受伤,让王万青检验了临床所学知识,并学到了中医技术,算得上因祸得福。

第二次意外受伤,则让王万青收获了一段爱情,他的人生就此定格在玛曲草原。是机缘巧合、命运安排?还是爱情的力量、心灵的召唤?回首往事,王万青也难以说清其中的奥妙。

当时,除了在卫生院接诊病人、下乡巡回医疗,王万青和同事们还担负着培训乡上5名赤脚医生的任务。他现在的妻子凯?就是其中唯一一名女赤脚医生,上过小学、懂汉语,可以给他们当翻译,还时常帮忙做家务,王万青和同事们都很喜欢这位勤快、好学的藏族姑娘。

1971年的一天,王万青骑马出诊时路过一个放牧点,被几条藏獒团团围住,还没等冲出包围,马鞍子的肚带断了,王万青连人带鞍子摔了下来,顿时不省人事。

及时赶到的牧民把他抬进帐篷,一天一夜后,王万青苏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凯?深情关切的目光和写满疲惫的脸,她已经在王万青身边守护了整整24小时。此后的一个星期,由于半个身子不能动弹,王万青只能躺在帐篷里,饮食、起居全靠凯?和几位牧民轮番照料。

伤愈后不久,一天,凯?突然跑来对他说:“我阿爸、阿妈要把我嫁给你,你要吗?不要,我就得嫁给别人了。”当时,凯?已经18岁,按照藏族的习俗,该出嫁了,家人催她出嫁。心里只有王万青的凯?不想嫁给不喜欢的人,于是,大胆跑来表白。

王万青认真地考虑了三天三夜。“最大的好处是成为藏族人的女婿,当地藏族群众会更好地认同、接受自己,有利于开展工作;最大的坏处则是今后可能就回不了上海了。”王万青决定接受这段感情。

他专程请假回到上海,得知王万青的决定后,父母沉默不语,直到他要走的那天,才留下一句话:“你要娶了人家姑娘,就要负责到底,不能变心。”

带着这句嘱托,王万青与凯?结婚了。此后的几十年,他对妻子始终如一,不离不弃。“说不想回上海,那是假话,这么多年来,我有过无数次的反复、斗争,眼看着机会一次次错过,心里还是挺难过的。”说起曾经的机会,王万青有些怅然。

1978年高考恢复后,在征得妻子同意后,王万青决定考研。他翻出大学时的书本,满怀信心开始复习。

可是,没过几天,他发现生性开朗的妻子变得忧郁起来,还时不时抹眼泪。王万青明白了,凯?虽然懂汉语,但从小生长在草原,她的根在草原,离开这块土壤,就会枯萎。如果自己真的考取研究生离开草原,家可能就散了。于是,他打消了考研的念头。

1983年,王万青在上海进修学习了一年,其间,有单位愿意接收他,有人甚至张罗着给他介绍对象。

在玛曲,风言风语也开始满天飞,有人跟凯?说:“王万青不回来了,已经买好了家具,等着跟别人结婚呢。”

怕妻子听信传言,学习期间,王万青一周一封信,传递浓浓的爱意,坚定彼此的信心。“这42年间,回上海的念头时时会涌上心头,但思前想后,也就放下了。”王万青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对草原的感情越来越深,到后来,真的不想走了。

  因陋就简,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骄人的成绩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志”在王万青眼里就是“报效祖国”,这“学”和“才”就是“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在阿万仓乡卫生院,王万青整整工作了20年。在他的培养、带动下,凯?也从最初的赤脚医生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护理人员,1982年,正式转为卫生院的在册员工。这期间,进进出出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不下30人,始终不走的只有他和凯?。20年间,夫妻俩骑马并肩,走遍了阿万仓草原的每一个帐篷,为生病的牧民群众送医送药,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及时接种。

阿万仓乡方圆1000平方公里,共有牧民3000多户,散住在草原的各个角落。他和妻子多次在牧民帐篷中救死扶伤: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夏季放牧点)中彻夜守候、人工呼吸抢救患肺炎心衰的新生儿;在牧民帐篷中为一名70岁老人成功做了肛瘘手术,解除了困扰老人大半辈子的痼疾;成功地从死神手里夺回一名急性高原肺水肿牧民的生命。

1980年,担任卫生院院长后,王万青开始着手建立门诊病历。藏族人重名的很多,全乡叫扎西或卓玛的就有几十个,怎么区分呢?王万青想了一个好办法,以生产队为单位,一个生产队建一个册,群众来看病时,先问是哪个队的,然后问年龄、性别,得了什么病,一一登记下来,记录入册。下次再来看病时,只要报上所在生产队,就能轻松找到相应的个人病历。就这样,王万青为全乡3000多人建立了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牧民有了自己的健康档案。

值得一提的是为10岁牧童南美成功实施的一例手术,让当地群众交口称赞,也让省卫生厅的领导注意到了这位上海大学生。

1984年的一天,南美放牧时被牛角顶穿了肚子,肠子都出来了。第二天,家人将南美送到卫生院时,南美外露的肠管已经坏死,人也说不出话来,生命危在旦夕。

转院要翻一座山、过七道河,人会死在路上。唯一的希望是马上手术,而当时的阿万仓卫生院根本不具备手术条件。

征得家长和乡上领导同意后,王万青把办公桌当手术台,一个一百瓦的灯泡加几把手电筒充当“无影灯”,王万青既是麻醉师,又是主刀医生,在凯?和另外两个同事的帮助下,历经2个多小时,成功切除了坏死的肠管,实施了肠吻合术。南美得救了!

南美痊愈出院后没几天,时任省卫生厅副厅长的田易畴到玛曲检查指导工作,听说这件事后,专程赶到阿万仓卫生院看望王万青。

看着卫生院虽然条件简陋,但管理有序、红红火火:卫生院里的一根电线杆,拴满了牛马,那是前来看病的牧民群众的交通工具;院里空地上,还有几顶帐篷,那是住不惯平房的牧民临时搭建的病房。说起王万青和卫生院的工作,在场的牧民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田易畴感动了,当即拨给卫生院8000元现金,以资鼓励。用这笔钱,王万青买了一辆摩托车和一台手扶拖拉机,这在牧区是最好的交通工具,在以后赢得时间抢救病人、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方面发挥了大作用。王万青也从此多了两样本领,驾驶和修理摩托车、拖拉机。

1989年,王万青被调到玛曲县,升任玛曲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在领导岗位工作1年后,王万青难舍临床业务,自认为给群众看病、做手术更适合自己。于是,他主动要求辞去防疫站站长一职,请命去玛曲县人民医院当医生。

此后,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十多年间,王万青如鱼得水,先后在口腔科、外科任职,主刀或主持参与了上千例手术。

“县医院每年开展的手术不是很多,但种类很全,从头到脚,小到拔牙,大到开胸、开颅,都得外科医生做。”王万青介绍,基层医院分科没有大医院那么细,外科几乎囊括了全身各个部位,这就要求医生要成为多面手,每个部位的手术都得拿下来。

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王万青自费购买了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工作之余,刻苦攻读。在他担任外科主任期间,他先后做了多例高难度手术,填补了玛曲县医学领域一项又一项空白:为一名颅骨骨折、颅内血肿合并脑髓积液、外伤性癫痫患儿成功实施了开颅手术;为一位脾破裂患者手术修补保留脾脏;挽救了骨盆骨折、尿道损伤、大出血休克患者的生命等等。

在为群众看病治病的同时,王万青结合临床病例,先后发表了《阿万仓乡牧民发病情况分析》、《阿万仓布病普查及防治报告》、《玛曲高原新生儿肺炎氧气治疗的重要性》、《皮肤炭疽58例报告》、《阿万仓乡传染病防治情况分析》、《玛曲县医院十年外科住院病例分析》等20多篇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引起了一定反响和好评。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俄文水平,2003年,王万青顺利晋升主任医师,成为当时玛曲县唯一一名医学教授。

  子承父业,儿子也回到玛曲当了医生

“献了青春献子孙”,这句话用在王万青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大儿子王团胜自幼跟着父母在马背上出诊,小小年纪就学会消毒、配药等辅助工作,成了父母的好帮手。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

1986年,王团胜考取了甘肃省卫生学校放射专业。完成4年学业毕业时,凭借个人优异的成绩和父亲当时的影响,王团胜可以留在兰州任意一所医院任职或者在省卫校任教,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可以帮助他留在兰州。

“父亲从上海那么远都能来到玛曲,我在草原出生、草原长大,会说藏、汉语,熟悉家乡情况,回去更适合!”王团胜毅然回到家乡。

对儿子的决定,王万青起初并不赞同,他认为儿子留在兰州发展空间更大,做出的成绩也应该更大。

“家乡的放射专业还是空白,我来了就能用上,有什么不好?”王团胜反过来做起父亲的工作。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团胜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在父亲一专多能的影响带动下,王团胜子承父业,不断学习进步,工作没多久,又考取了外科专业主治医师资格,先后在乡卫生院、玛曲县中医院、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成为又一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如今已升任玛曲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有遗憾,有收获,大草原是他最终的家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不是不能回上海,而是在医学上的成绩和奉献太小。”王万青说,同班的50名同学,当时有不少人都分配到了大西南、大西北边远地区,但后来通过考研、调动等多种途径,都相继回了上海或者周边的城市,有的还出国了,最差的也是在发达城市三级以上医院工作。相比之下,收入上的差距尚在其次,学术上的造诣令他自愧不如。

每一次的同学聚会,他既怕又盼,怕的是越来越大的差距,无论是经济还是学术上的,都令他越来越有压力;盼的是见见同学,说说家乡话,回味回味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每一次同学聚会,大家知道他的处境,从来不肯让他掏钱,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像是占了大家的便宜。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躲开类似的聚会,宁肯背上“架子大”、“请不动”的恶名。

但在遗憾的同时,王万青自认也有很多同学们都不会有的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当地藏族同胞的尊重和认同。

两次意外受伤时,牧民群众自发端茶送饭、精心照料;每次出诊或路过牧民帐篷时,总有热情的召唤和香甜的奶茶相伴;逢年过节,经他诊治的病人会专程赶到家中,送来冰糖、酥油等礼品,表达谢意,家住县城的患者更是天天过来看望;每每上街,一句句“曼巴,扎西德勒!”的问候也令他温暖、感动。2003年,王万青退休后,还时不时有病人找到家中,请他看病,这让他越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被人需要的幸福,因而也更加不愿离开玛曲。当然,党和国家授予的荣誉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扎根草原的信念。他曾任历届甘南州、玛曲县政协委员。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母校也没忘记他,2009年12月21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亲自为他颁发了“校长奖”。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文章标签:名人故事

本文分享地址:《“草原曼巴”王万青感动中国的故事》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ANcnwD0j3T1.html

2
0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没有匹配到相关内容

Copyright©2013-2024 www.zuowenhui.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794号-3

本网站是一个公益性质的教育平台,倡导“分享教育”的理念,同时,我们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文章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具体请参考“版权声明”中的相关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