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学的道路上,写作文往往是一件令人头大的事,经常不知道怎么写,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拥有好的文笔,绝对是受益一生的硬实力。而写作能力的提升,必须从小培养,对于这篇作文题目,建议多看《小学四年级动物童话故事作文》相关范文,多动笔练习《小学四年级动物童话故事作文》相关习作,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文由作文汇用户投稿,希望为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如果觉得这篇小学四年级动物童话故事作文1500字不错,记得推荐给同学哦~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经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童性格的成长”。一起来看看动物童话故事作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动物童话故事作文篇一:
从前,有一只懒惰的猫,自从它断奶以后,就不再好好学习捕鼠技巧,连一只胖老鼠都抓不住。而它的主人却是一个勤劳的农民,见它不抓老鼠,决定把它扔掉。
第二天,懒猫起来,看见自己睡在马路上,知道自己被主人扔了,既不担心,也不难过,还经常安慰自己:天塌不下来,地也陷不下去,没事的。
终于,懒猫饿的不行了,它小心翼翼地上了一辆开往城市的汽车,认为到了城里一定会有吃的。到了城里懒猫成了流浪汉,一个好心人收养了它,在家让它饱餐了几顿,可懒猫还是不思进取,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有一天,主人也忍无可忍了,开车把猫带到郊外的池塘边,说:“希望你命大不被鳄鱼吃掉。”说完立刻开车飞驰而去。
懒猫沦落到这个地步也不害怕,反正我会爬树,又香香地睡了。“咕咕咕……”懒猫被饿醒了,四处也找不到吃的,它朝池边远眺,看见一只大鳄鱼,张着嘴在河边晒太阳,牙齿上有细细的肉丝,几只小鸟在啄食。懒猫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听见鳄鱼的鼾声震天响,于是它斗胆从鳄鱼的口中找出肉,饱餐了一顿。
第二天,猫又饿的头昏眼花,还想再占一次便宜,可当它再走过去时,鳄鱼猛一咬,结束了这只懒猫的生命。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不能太懒惰,不能靠别人的施舍过日子,否则不但不会受人欢迎,严重时还会带来生命危险。要想过上好日子只有靠自己的勤奋劳动创造。
动物童话故事作文篇二: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养了一条无毒的小青蛇,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乌龟。小青蛇很可爱,它每天到菜园中帮小明捉害虫,小明可喜欢它啦。
一天,小明正在给蔬菜浇水,突然有一只老鹰从空中俯冲下来,叼住正在捉虫子吃的小青蛇,飞到房后的大山石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小明听到小青蛇吱吱地尖叫声,抬头一看可把他惊呆了,顺手把手中盛水的瓦罐向老鹰砸去。瓦罐被摔碎了,老鹰被吓跑了。
等小明跑到大山石旁一看,小青蛇已经被吃得只剩下一个头和一段短短的尾巴了。小明心疼地哭起来,并赶紧送到了医院。
在病房里,医生用两块较大的瓦罐片给小青蛇做了一个别壳子,把蛇头和蛇尾巴装了上去。他看见小青蛇拖着沉重的壳子走不动路,又捉了一只壁虎,把四只脚割下来,给小青蛇安上了。等到小青蛇恢复了健康,再也没有原来蛇的样子了,大家只记住了它的名字叫小乌龟。
直到现在小乌龟还很害怕老鹰。只要老鹰一飞来,小乌龟立即把头、尾 和四办脚缩到真壳子里去。老鹰见小乌龟坚硬的壳子啄不动,只得悻悻地飞走了。
现在大家才明白乌龟的花纹怎么来的,那就是摔碎的瓦罐缝缝粘合的哩!
动物童话故事作文篇三:
今天,阳光明媚。维尼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起床了。他习惯的打开食物储藏柜,闭着眼睛摸了摸蜜罐,准备大吃一通,却发现蜂蜜已经被吃完了。罐底还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维尼摸了摸自已“咕咕”发出抗议声的肚子,用舌头舔了舔蜜罐想:哎~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吃东西,没想到,却吃完了~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说巧也巧,正在维尼准备吃下臭气熏天的香蕉时,蜂后和蜂兵正提着一大桶蜂蜜朝蜂窝奔去。维尼萌生了一个念头――偷蜜。说干就干,维尼迅速穿好衣服,戴上纱网帽,踮手踮脚地出发了。维尼躲在蜂窝下的草丛里,用竹竿轻轻的挑着蜂窝。眼看就要成功了,可就在这时,维尼脚下一滑。然后竹竿猛猛地敲击着蜂窝,蜂窝直接来了个360°的大翻转,紧接着,一大群蜜蜂组成一个火箭头的队形向维尼飞去。可怜的维尼因为太过紧张跑掉了帽子。哦,现在正一边捂着屁股,一边大喊,救命啊!救熊啊~妈呀疼死啦!
到了晚上,维尼被蜇得鼻青脸肿,没想到这却帮了他……
第二天早上,维尼还没睡醒。就听见‘咚咚咚’地敲门声。维尼一边小声抱怨一边去开门。开开门,哇,奶牛大婶、跳跳虎、捕头等人都来了。手里还大包小包的提着东西。来看望自己了,不由大喜。奶牛大婶先发话了:‘维尼,听说你受伤了,这是补品,给你。’什么,给我!维尼感觉在做梦,这是他做梦都得不到的东西――奶油糖、超级蜜蜜糖……
[来源:作文汇https://www.ZuoWenHui.com]
作文汇,中小学生的作文宝库,提供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各类优秀作文范文参考,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分享地址:《小学四年级动物童话故事作文1500字》
https://www.zuowenhui.com/detail/ecMAMANYnwD4jzD1.html